第11章 反击
A+ A-

  “听说了吗?英夷女王要求和亲,不然不停战!”

  “啥?女王还和亲?”

  “嘿嘿,看上夏王世子了呗,准备纳为男宠呢!”

  “夏王世子要当男宠?”

  “夏王被和亲到英夷当男宠?”

  “夏王成了英夷王室的男宠?”

  “夏王要被英夷当虫耍着玩?”

  京城百姓对于内阁情况那是如数家珍,离谱的绯闻更能吸引人。

  几乎是一天时间,夏王和世子打包到英国和亲当男宠的流言,就传遍了北京城。

  而且持续地外溢到天津,保定。

  “混账!无法无天,该死!”

  即使身边美人环绕,花果香溢,但仍旧解不了夏王的怒火,来回就是这三句话。

  “这是从哪里传的谣言?”

  与暴怒的父亲相比,世子或许是长时间的病体,让他一直心如止水。

  捂着嘴,咳嗽了一声,世子朱敦寿直接问道。

  如鹰般犀利的目光伴随着平静的话语,让管家吓得直哆嗦。

  他不怕暴怒的夏王,却对柔弱的世子心怀畏惧。

  “回禀邸下,是从市井传来传来的,这种流言根本就抓不到……”

  “巡警衙门干什么吃的,刺客抓不到,难道一些市井无赖也抓不着呢?”

  夏王怒火仍旧不止,他这个四十二岁的老头,活了大半辈子,还被如此羞辱,简直是如万针戳心。

  “本王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了!”

  “父亲!”

  世子忽然发声,夏王习惯性地看向于他,怒火不知不觉降了。

  “此等谣言,绝不能粘惹半分,越是压制越是能被传开,顺其自然吧!”

  夏王冷静下来,一屁股坐下,看着自己的儿子:“你说,这有没有可能是舒王府做的?”

  “亦或者,舒王背后的人。”

  世子轻抿了口茶,双目微合:“如今看来,也只有如此推测。”

  “这样的招数立马压过老二的渐起的污名了,着实是妙!老二身后有高人呀!”

  “可惜,安排的人都被赶走了。”

  “你倒是能喝下去!”夏王叹了口气,烦躁道:“这小子忽然就开窍了,懂事了,还如此得皇上喜爱,真要是收做嗣子该怎么办?”

  “父亲,这事急不得!”

  世子提起水壶,泡了杯茶,绿色茶叶在水中飞舞,散发出淡淡的茶香:

  “喝口茶吧,父亲与孩儿一向与立宪派交好,林次辅不会坐视不理的。”

  “亲自下场的话,有失体面,咱们毕竟还是血亲。”

  “哼!”夏王对血亲不屑一顾,在皇位面前,父子兄弟相残的还少吗?

  “我说,你不会真的喜欢立宪派吧!”

  他看向自己的儿子,削瘦的脸庞,单薄的嘴唇,平静如深渊般的眼眸,无不显示其成竹在胸的自信。

  有时候他真怀疑不是自己亲生的。

  自己性格如此暴躁,儿子却如此冷静,着实差异太大。

  说着,他起身,半弯着腰,直面儿子的眼睛:“立宪派限制皇权,就是狗屁不通,东施效颦,照猫画虎,贻笑大方!”

  “孩儿知道!”世子波澜不惊,双眸仿佛不见底的深渊:“但如今咱们还需要立宪派的支持。”

  说着,他罕见地露出一丝笑容:

  “父王,二弟反击了,立宪派也该动动吧!”

  夏王这才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没错,他们也该做事了。”

  ……

  “查抄私商八家,金银六十万,田地万余亩,屋舍百余间,商铺三十余……”

  乾清宫,群辅匡源朗读着战绩。

  虽然人少,但架不住量大,缴获多。

  这听得宣仁皇帝颇为高兴:“京畿旱田少则六七十块,还有不少良田,这万亩一变卖,朝廷起码门口得百万了,屋舍每间少说五十块,两者加一起少说两百万吧?”

  “商铺价格内城,外城价格不同,但就算是外城,一间铺子最少也要三五百块……”

  “三百万打不住。”

  宣仁皇帝越说越兴奋,精神气十足。

  “这笔钱,内帑能分多少?”

  几个辅臣对视一眼,满是无奈。

  这位爷怕是大明五百年来最爱算计的皇帝吧!

  杜翰硬着头皮上前,瞥了眼不动如山的林则徐,才道:“私商豪富,三百万不足多,臣意可拨三百万买船造炮,余下的可充入内帑……”

  “胡说!”谁料,宣仁皇帝心里门清,直接反驳道:

  “编练水师,朝廷已经发了笔一千万的债券,这笔钱怎么都够了,三百万属于额外收入!”

  “可是陛下——”杜翰还想争,却迎来了皇帝的暴击:

  “去年,户部可是从我内帑要走了五十万,算上一年八厘息,凑个整吧,对半分得了!”

  “陛下!”林则徐知道自己该上场了,文人出身的杜翰根本就不是皇帝的对手。

  他果断道:“至多百万,若是陛下嫌少,全没入内帑也行,只是明年支用不足……”

  宣仁皇帝立马闭嘴了。

  这不是明摆着支用不足再从内帑里陶呗!

  “罢了,就百万吧!”

  宣仁皇帝脸上多出了笑容:“林卿辛苦了。”

  “陛下!”林则徐摇摇头:“臣这次只是抓住了尾巴,真正的私商还活得有滋有味呢!”

  辅臣们同样沉默了。

  皇商就是私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有皇帝撑腰,却无可奈何。

  林则徐心中再叹,只要皇帝在,皇商这颗毒瘤就清除不了,君主立宪势在必行。

  “英夷与法夷抵至天津了,议和该是怎么章程?”

  宣仁皇帝装作没听见,丝滑地转换话题。

  “陛下,按照惯例是礼部尚书领衔,民部右侍郎胡林翼担任过驻英公使,对英夷了解颇深,此二人可为正辅使。”

  杜翰述说着内阁拟定的建议。

  宣仁皇帝点点头,刚要言语,就见群辅匡源出声了:

  “陛下,坊间传闻舒王乃英夷所刺,何不让舒王加入其中,一来可迫使英夷胆颤让步,二来亲王坐镇,可显我朝重视,三来,也可历练舒王。”

  若是在前朝,利用亲王来达成目的,必然会得到满朝弹劾。

  但在绍武中兴后,经世致用的秦学兴盛,成为了正统官学,实用主义抬头,甚至喊出实用大于道德的口号。

  故而宣仁皇帝听了,思量一会儿就表示赞同:“可,”

  “这皮猴子在宛平闹腾的厉害,也该让他收收心了!”

  “圣明无过于皇上!”众臣赞同。

  林则徐心中则一沉,看来皇帝真有培养舒王的心思呀!

  待众臣走后,喜提百万收入的宣仁皇帝颇为兴奋,感觉自己又行了:

  “来人,宣敬妃过来!”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