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谁做先锋?(二合一)
A+ A-

  见气氛越来越紧张,曹操再次起来打圆场:

  “大家何必争吵?莫要忘了董卓还高居虎牢之上,距此地不过二十里。

  吾等举义兵,也是为诛除董贼暴乱,此时大军已经集结,成功迫在眉睫,诸位何必内斗?”

  他同时也走到韩馥身前,拉住他的手,轻声安抚:

  “韩使君,我也知你此番出力甚多,折损了不少士卒,立下汗马功劳。

  但大家都是为匡扶汉室而来,只求心中大义,何必在意那些大功、小功?

  你部大可稍作休整,看吾等出力,待到兵精粮足,再一同为国效力也不迟。”

  见曹操如此诚恳,韩馥表情也稍稍松动。

  韩馥连哼两声,看向众人:“要不是看在孟德面子,今日必与汝等争辩到底。”

  说罢,他带着潘凤、张郃坐到他的位置上,闷闷喝酒。

  袁绍看韩馥的眼神已满是杀意,但他攥紧拳头,还是选择忍下。

  他转过头,对各路诸侯挤出笑容:

  “诸位都是君子,何必在乎小人之见乎?大家还是想想怎么拿下虎牢,诛杀董贼吧。”

  见吵不起来,公孙瓒身后的黑大汉摇摇头:

  “又要扯皮,真没意思。”

  这话也被公孙瓒听到,他回头一笑,低声道:

  “玄德贤弟,你三弟看问题倒是一针见血。我也不愿多费唇舌,还不如与那董卓先战过一场再说。”

  “喏,大哥你看,公孙太守也这么说。”黑大汉,也就是张飞面露喜色。

  中间那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正是刘备。

  刘备拱手微微一躬,平静说道:

  “公孙兄见笑了,我这三弟向来心直口快,诸公也是为匡扶汉室才聚于此,多些商量也是好事。”

  另一边,上党太守张扬站出,向袁绍建议道:

  “虎牢关乃天下雄关,强攻必不可行。

  若董贼闭门不出,我军可令一路诸侯为前锋,于关前搦战。

  同时在两侧布下伏兵,若其应战,可伺机攻入虎牢。”

  他的这个主意也是最常见的诱敌之计,并没有特殊之处。

  但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袁绍连连点头,接话道:

  “此计可行,有哪位诸侯愿做先锋?如若破董,可为首功。”

  大营里再次陷入诡异的寂静,全场只听得到韩馥一行大吃大喝的声音。

  见此,潘凤无声冷笑。

  此时,北海太守孔融突然出列,想要说话。

  袁绍大喜:“孔文举,你愿出战?”

  孔融稍做沉吟:“非也,非也。”

  “那你又有何事?”袁绍大失所望。

  孔融向各路诸侯拱手,道:“孔某只是有一个提议。此先锋最好与董贼有仇怨,亦或者与董军有过交手,如此,更容易激那董贼应战。”

  此言一出,各路诸侯神态各异。

  他这是把人选的范围又缩小了。

  要说这全场诸侯,与董卓最有深仇大恨的就是袁绍和曹操。

  袁绍乃十八路诸侯盟主,还曾指着董卓的鼻子痛骂,惊得董卓不敢动作。

  董卓此次出征,也特地杀了袁绍叔叔袁隗的全家,可谓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也正因此举,袁绍的声名更加兴隆。

  曹操则是前段时间亲身刺杀董卓。

  可惜事败,遭到董卓追杀。

  曹操倒是坦荡,起身道:“操任前锋也未尝不可。

  但操手下只有几千兵马,兵薄将寡,董贼势大,还需一位诸侯与我共同迎敌。”

  众人对曹操吹捧一番,又扭头看向袁绍。

  袁绍干咳了两声,托词道:

  “我乃是各路诸侯盟主,须放眼大局,事务繁琐复杂。吾上将颜良文丑也未到,恐还需一位善战的诸侯,担此重任。”

  袁绍到底是盟主,众诸侯也不好强求,又开始思考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若说与董军的交手记录,盟军先锋孙坚自然最多。

  但可惜他先前败于华雄,此时正在重整部队,未到虎牢。

  那剩下与董军交过手的,就只有王匡与韩馥了。

  韩馥见众诸侯瞧他,瞬间瞪眼道:

  “尔等何意?我军与吕布交手、损兵折将之时,汝等皆在营中酣睡,又有何面目令我出战?”

  韩馥已经铁了心撕破脸,不愿再给各路诸侯一点面子。

  各路诸侯都低声咒骂韩馥不识大局,但又拿他没什么办法。

  毕竟那潘凤手已按在剑柄之上,满脸凶色。

  公孙瓒倒是暗忖不弱潘凤,但他也觉得没必要出头。

  那剩下的人选,就只剩下河内太守王匡了。

  众诸侯都抬眼望向王匡,知道此人仗义疏财,颇有侠名,定不会像韩馥那样不讲道理。

  但王匡与吕布交手时,整部兵马都是损失惨重,这些诸侯也不好逼迫。

  于是,他们都望向袁绍,指望这个盟主来定夺。

  袁绍心中大骂:怎么坏人还要我来做?

  在讨伐董卓之前,韩馥意欲限制袁绍的发展,经常断其粮草。

  全靠王匡仗义,友情提供粮食,袁绍才能渐渐发展到了今日。

  但袁绍也知道,如果不选出一个先锋,那他自己就要顶上了,这也是他百般不愿的。

  他先望向王匡,又望向韩馥,被韩馥瞪了一眼。

  袁绍心中很是生气,但他也无可奈何,最后还是把视线落在王匡身上。

  对不起了,王兄!

  只见袁绍调整了一下情绪,怅然道:

  “公节兄,我也知道你先前与吕布战过一场,损失了一些兵马。

  但现在实为讨伐董卓的关键时候,除了你,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为了匡扶汉室,绍还是希望你能以大局为重,担此重任,去给孟德兄做个副手。”

  王匡还没回应,潘凤已经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这不就是未来职场的PUA加道德绑架吗?

  只能说袁绍不愧是做领导的,这一套竟然无师自通。

  听到潘凤动静,各诸侯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韩馥替潘凤打掩护,放下酒杯,阴阳怪气道:

  “前面是谁说我与王公节没拿下吕布,不配邀功来着,现在又来求我们当前锋?”

  看着韩馥的嘴脸,袁绍心里恨极,实在难忍:

  “这等狺狺狂吠一辈,为何还能在吾等帐中?左右,给我叉出去!”

  “我看谁敢?”潘凤和张郃一左一右,护住韩馥。

  眼见大营中剑拔弩张,再次陷入僵局。

  王匡此时却叹息一声:

  “禀盟主,我部方与董军交战,损兵折将,人马损失超过半数,实难当此大任。”

  袁绍对王匡瞬间又换了一副表情,劝说道:

  “我只是要公节兄在阵前搦战,引那董卓出关。董贼出兵,吾等一拥而上,乘机取下虎牢,则大事必成。”

  见王匡态度似乎有所松动,孔融也加了把劲,晓之以理道:

  “袁盟主说的不错,我先前说,要与董军交战过的诸侯前去搦战,也是为激起董卓的火气。

  所谓‘兵贵拙速,不尚巧迟。速则乘机,迟则生变’,若董卓死守虎牢险关,时间长了又生变化,于汉室不利。”

  桥瑁也道:“此先锋实非公节兄不可。兄大可放心,吾等定不会让你独自面对董卓的兵锋。”

  众诸侯皆道:“还请王太守以大局为重!”

  道德绑架,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王匡见这些诸侯一口一个大局,只得无奈答应:

  “既然诸位看得起王某,那某认下便是,能于国家有用,某愿尽心竭力。”

  “哈哈,还是王兄识得大体!”

  袁绍大喜,“来人,斟酒,我亲自敬公节兄一杯!”

  见此,韩馥表情难看:“既然如此,是韩某多情了。”

  他冷哼一声,带着潘凤、张郃拂袖而去。

  韩馥走后,王匡没过多久也告罪离去。

  十路诸侯一连走了两路,这会在开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袁绍索性结束会议,让众诸侯各自回营。

  路上,王匡手下从事韩浩,满脸迫切地策马上前,拉住王匡:

  “主公,我军方才损失了五六千士兵,为何又要领先锋一职?”

  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的军队才刚遭大败,那些诸侯又未损一兵一卒,为什么他们自己不上?

  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王匡勒住战马,长长呼出一口气:

  “众诸侯都以大义相逼,我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韩浩气得一拳打在马鞍上:“那我们为何不学那韩馥韩使君,他们就是欺负我们不肯撕破脸!”

  王匡摇摇头,轻挟马腹,让战马缓慢前进:

  “元嗣,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的。

  众诸侯来此会盟,虽然都有私心,但到底是为匡扶汉室而来。

  正如那曹孟德所说,既然都是为了心中的大义,何必在意那些所谓的小功、小利?

  韩馥此举虽逞一时之快,但等盟军讨伐完董卓,定有人要与他清算。”

  言毕,王匡又抬眼望向远处,继续道:

  “韩馥上次舍命救我,实有大恩,届时,我们拼命护住他就是了。”

  韩浩闻言,有些不以为然。

  这十八路诸侯犹如一盘散沙,日后都未必拿得下董卓。

  就算能胜,按现在的打法,自己等人能活到那时都不一定。

  现在这些诸侯,分明是把他们河内人当马前卒在使。

  韩浩稍作踌躇,又附耳上去,将嗓音压到最低:

  “主公,我们这次前来,难道只是为了匡扶汉室,就没有一点私心?”

  王匡吃了一惊,冲韩浩吹须瞪眼:

  “那不然呢?”

  韩浩这才哑口无言,将马匹的速度放慢,跟在王匡身后。

  -----------------

  另一边,曹操也领着手下几个将领回营,此时已至黄昏时分。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一路上聊得挺开心,唯曹操沉默不语。

  夏侯惇策马追了上去,问:“主公,为何闷闷不乐?”

  虽然他们几个是同族兄弟,但在军中也是主臣相称。

  曹操唏嘘道:“我只是在感慨,袁本初这一年的变化竟如此之大。”

  夏侯惇知道曹操所指:“莫非是那袁绍今日的做派,令主公不喜?”

  曹操微微点头。

  他不禁想起董卓欲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时,袁绍的举动。

  宴会中群臣,包括他曹操,都被董卓吓住,惶恐不已,不敢妄动。

  唯有袁绍跳出,与董卓对峙,甚至抽出宝剑,抛下“我剑也未尝不利”的狠话。

  这一下把董卓都镇住了,短时间也没敢再提废帝之事。

  这也是袁绍声名大噪的原因。

  “本初怎么变得如此爱惜羽毛,贪图小利了呢?”曹操摇头不解。

  逼兵败的盟友为先锋,自己坐享其成,即使是自诩做事不择手段的曹操,也觉得不齿。

  夏侯惇观曹操颜色,附和道:“也许是手握大权,暴露本性了罢。”

  曹操抬头,眺望远方:“若满朝公卿都是这样的货色,大汉的未来又有何人能救?”

  这是他自刺杀董卓之后,第一次感到有些迷茫。

  -----------------

  话分两头,韩馥这边从大帐出来,倒是一片祥和。

  疲倦了一天的韩馥果断选择回营休息。

  潘凤、张郃二人倒是还有几分余兴,吃完晚饭后,又在讨论兴建骑兵队伍之事。

  这次战役,他们缴获西凉战马500多匹,俘虏骑兵300人,正好能以此为基础,慢慢武装出一支骑兵。

  虽骑兵比较步兵来说,更耗资源,但冀州向来以粮草丰足著称,也不怕供养不起。

  潘凤心中已有几分考量,对张郃道:

  “我们此战过后,正好剩下五百骑兵,正好全部编入骑兵营中,重新编排队伍。

  凡入营者,统统军饷翻倍,伍长以上及战功显赫者,还可令他们挑选一匹西凉战马。

  最后再从战俘中选出愿意投靠的,打散编入各伍,每日共同训练,令他们早日归心。”

  说完,潘凤稍作思考,又补充了一句:

  “这只是我的简单想法,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提。”

  张郃稍作思考,肯定道:“潘将军此法已是比较完备,只是空缺部分可以从步卒中选拔,补齐一千之数。”

  潘凤点头:“那此事便交给儁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宁缺勿滥。”

  张郃抱拳应下:“定不让将军失望,只是此骑兵尚缺一个合适的名字,还请将军赐名。”

  潘凤斟酌了一番,道:“不如就叫讨寇骑吧。一来董卓为国贼,贼即是寇;

  二来冀州比邻黑山、青州,都有大批贼寇作乱,等讨董有功,便回冀州讨寇。”

  张郃:“唯!”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吾乃上将潘凤! 第2章 谣言四起 第3章 华雄逞威 第4章 潘凤战华雄 第5章 阵斩华雄 第6章 罪魁祸首 第7章 沮授妙算 第8章 兵发虎牢 第9章 人中吕布 第10章 天下无双! 第11章 伏兵杀出 第12章 韩馥舌辩诸侯 第13章 谁做先锋?(二合一) 第14章 贷款冠军 第15章 黑白交锋 vip 第16章 潘凤出战 vip 第17章 战樊稠(求追读) vip 第18章 董卓胆寒(求追读) vip 第19章 二战吕布(求追读) vip 第20章 神鬼无前 vip 第21章 王佐之才 vip 第22章 倒反天罡 vip 第23章 韩浩献计 vip 第24章 负荆请罪 vip 第25章 两家联合 vip 第26章 火并袁绍 vip 第27章 各方反应 vip 第28章 袁术服软 vip 第29章 望关兴叹 vip 第30章 潘凤献计(求追读!) vip 第31章 举棋不定(求追读!) vip 第32章 董军中计(求追读!) vip 第33章 力压二将(求追读!!!) vip 第34章 先登破城 vip 第35章 吕布逞威 vip 第36章 鏖战吕布 vip 第37章 各怀心思 vip 第38章 李儒献策 vip 第39章 溃不成军 vip 第40章 厚道人家 vip 第41章 我有一计! vip 第42章 求生之机 vip 第43章 鱼目混珠 vip 第44章 千骑劫虎牢 vip 第45章 三战吕布(求追读!) vip 第46章 溃逃的天下无双(求追读!) vip 第47章 一千精骑袭关去,十万董兵丧胆还! vip 第48章 董卓定计降潘凤(改) vip 第49章 古之恶来(改) vip 第50章 与典韦的约战(改) vip 第51章 鏖战典韦(改) vip 第52章 醍醐灌顶(改) vip 第53章 拨开云雾见光明 vip 第54章 此等小利,焉能安我雄心? vip 第55章 三个臭皮匠 vip 第56章 如此将军 vip 第57章 神马幽影 vip 第58章 休要走了潘凤! vip 第59章 单骑退敌(求追读!) vip 第60章 潘凤,你不可能把我们全都杀光! vip